一起学党史(63)统一财经 恢复经济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校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一起学党史”专栏,持续推送党史故事100篇,与大家一起学习党史知识,重温历史伟业,感悟思想伟力,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949年经济工作面临的突出难题是如何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对此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建议从削减开支入手,也有人提出让两广和西南另发钞票,认为这样可以充分照顾到后方的利益。陈云认为,这些办法都是不可行的。他指出:“在处理金融问题时,必须有全局观点。”陈云强调,现在所有的工作都必须是为了战争的胜利。由于军费不能减少,减少了就不能保证部队的需要,所以削减开支不现实。另发钞票虽然对后方有好处,但会影响对前线的物资供应,因此也不可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是全国一盘棋,统一物资调度,解决物资供应问题,打击投机商,逐步遏制通货膨胀。
遵循这样的思路,陈云亲自领导了著名的“米棉之战”。站在全局高度,他意识到:稳定物价的关键是抓住“两白一黑”(即大米、纱布、煤炭)。这三样东西是城市的“命根子”,一个都不能缺少,也是投机资本冲击的主要对象。尤其在上海,投机资本大量囤积粮食和纱布,导致物价暴涨。
1949年7月,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全国经济工作。陈云被任命为中财委主任。上任以后,陈云为中财委确定了工作方针和工作制度,要求中财委全体同志树立全局思维。他明确提出,中财委的工作方针是依靠各部,相信大区。大量的日常性工作,要依靠各个财经主管部去做,发挥各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中财委建立了两项制度:一是每周召开一次中财委委务会议,讨论全国性的重大财经问题和各部提出的要中财委解决或协调的重要问题;二是每周或每旬向中共中央报告财经要事。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从1949年11月中旬开始,陈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粮食和纱布等重要物资,在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大量低价抛售。投机商人争相购入,甚至不惜借高利贷。然而,在大量购进粮食和纱布之后,价格不涨反落,大有越来越低的趋势。预感到大事不妙,投机商人开始大量抛售囤积的粮食和纱布,这样一来,市场上的价格就更低了。与此同时,政府加紧征税,银行收紧银根,最终投机分子血本无归,纷纷破产。上海乃至全国的物价开始稳定下来。
但是投机分子仍不甘心失败。1950年春节前夕,他们疯狂囤积粮食,期待着年后大赚一笔。但陈云早已未雨绸缪,在全国范围内周密布置了统一调度粮食的工作。春节过后,粮食仍然源源不断地进入上海等大城市,价格不涨反跌,投机商不得不在亏本的情况下把囤积的大米全部吐了出来。
陈云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作财经工作报告
在这场稳定物价的战斗中,陈云坐镇中央,沉着指挥贸易、银行、财政三方协同作战,部署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沉重打击了投机行为。几轮较量下来,恶性通货膨胀终于被遏止住了。
在全国一盘棋、统一物资调度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阻力。有些地区的领导干部担心粮食运走后本地区物价上涨、农民缺粮食,不愿意外运粮食。陈云对此提出了严肃批评,明确要求各地区要顾全大局,打破封锁,让物资自由流通。他指出:“地方如果都各自打算,分散使用力量,就不能应付目前这个局面。”搞相互封锁,无论对农民和城市居民,还是对国家经济建设,都是有害的。
在陈云看来,搞财政经济工作一定要有全局思维,不能只算各地方的小账,也要算全国的大账。正如他后来所说:“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米棉之战”之所以胜利,原因就在于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算大账和算小账的关系。如果缺乏全局思维,各地方都只算自己的小账,这场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要从根本上稳定物价,关键是做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市场物资供求平衡。为此,必须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解放区分散管理的办法,实行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领导。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统一全国财政收支,重点在财政收入。3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云起草的题为《为什么要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社论。
在这篇社论中,陈云特别要求各地方要有全局思维,要服从全国经济工作大局。他承认,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会减少地方的机动性。但是,目前国家的财政状况紧张,能够机动使用的资金本来就很少。如果这些资金再不集中在中央人民政府手里,而分散给各级地方政府,最终全局没有可以机动使用的力量,大家也就都没有可以机动使用的力量。这就如同打仗一样,兵力分散使用乃是大忌。为什么不实行“多余上缴”的办法,而采取将税收先归国库再发经费的办法?陈云认为,根据经验,如果采取“多余上缴”的办法,地方财政机关往往会首先考虑“当地需要”,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减少了上缴给国家的财政收入。试想,如果全国各地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局部需要来开支经费,国家哪还有钱来办全国性的大事?他恳切地谈到:“一个家庭收入的支配,还要分轻重缓急,何况国家?”所以,站在全局角度看,“多余上缴”的办法是不可行的。针对统一管理财政收支后给下级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的情况,陈云指出,这些只是小困难,如果因为全国财经管理分散而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物价飞涨,那才是大困难。只有忍受小困难,才能避免大困难。陈云强调:“我们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部分服从全体,地方服从中央。”
陈云
经过一番努力,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进展顺利,收效显著。从1950年3月以后,全国的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膨胀得以抑制,物价日趋稳定。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多年来饱受恶性通货膨胀之苦的全国人民,无不为此欢欣鼓舞。毛泽东曾经对这一场斗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国际上对这场稳定物价的战斗也很是佩服,在短时间内使如此剧烈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堪称经济上的奇迹。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
编辑:李晓霞